關於循環小聚
第六次《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於今年8月甫結束,各國代表仍未能達成共識,使原定於2024年發布的《全球塑膠公約》再次延宕,再再彰顯減塑議題的複雜性與重重挑戰。
而食品業者身為塑膠製品的第一線使用者,也早已面臨塑膠限用、成本增加帶來的迫切減塑轉型需要。此背景下,台灣於2022年正式修法,開放食品容器採用再生塑膠材質,開啟國內新生塑膠減量新道路。
然而,儘管政府開放法規,但產業端的適應與落實仍需時間與誘因,消費市場也尚未形成對再生塑膠產品的足夠認知與需求。
因此環境教育與資訊組織「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簡稱自然環資),攜手擁有豐富活動、論壇辦理及永續傳播經驗的「三人恆好有限公司」發起循環小聚線上系列講座。邀集具再生塑膠應用經驗之業者,以及深耕再生塑膠領域的各界專家學者,一同探討再生塑膠於食品容器的應用之路。盼幫助關注環保議題者,以及相關從業者從中受益,一同減少新生塑膠使用。
關於本場講座
遠東新世紀自1988年起積極投入寶特瓶回收再製,持續推動「再生循環」策略,致力於將廢棄物轉化為高價值的再生資源。2022年,更成為台灣首家通過衛福部核可、可生產「食品容器具包裝之PET再製酯粒原料」的企業,展現其在瓶到瓶技術的領導地位。本次講座將分享台灣寶特瓶回收的發展歷程與技術創新,邀請您一同見證循環經濟與ESG實踐的前瞻成果。
講座資訊丨12月份線上系列場
📆 日期:12/18 (四) 12:10-13:05
🧑🏫 講者:邱茂源 博士丨遠東新世紀 化纖總廠技術中心 經理
💡 主題:全台首家實踐企業 遠東新世紀的瓶到瓶實踐路徑
講座流程
12:00 - 12:10丨開放入場
12:10 - 12:15丨講座開場
12:15 - 12:55丨講者分享
12:55 - 13:05丨交流時間
講座形式
本講座為線上講座 (Google Meet),將於講座前一至兩日以 Email 寄發講座連結及行前通知。
常見Q&A
1. 線上講座如何與講者互動?
線上課程進行中可於「留言區」與講者進行課程互動,課堂小幫手也會將問題彙整給講者。
2. 講座前若有問題,是否可以先詢問?
可於報名表單上留言填寫,主辦單位將轉達講者;若報名完成後有想詢問問題,歡迎於線上講座進行期間,於留言區留言提問。
3. 講座後若還有其他問題,要如何詢問講者呢?
若講者於課程結束有提供可聯繫方式,歡迎主動與講師聯繫諮詢;若無,則鼓勵您未來持續關注主辦單位及課程講者之動態,期待再次相聚。
4. 講座中,需要開著視訊鏡頭嗎?
建議請關閉視訊鏡頭及麥克風,讓大家有最佳聽講環境。
5. 請問電腦設備、網路的要求?
無特別的電腦設備要求,但請在穩定的網路環境進行。建議使用電腦或平板,網路速度至少 8Mbps。
6. 線上講座使用的視訊軟體為?
本講座將透過 Google Meet 舉辦,請先安裝 Google Meet 並確保網路順暢。
7. 線上講座何時會收到相關通知?
於講座前一至兩天,主辦單位將寄送講座連結及相關細節至您報名時留的 Email,請留意所填信箱是否可正常收信。若於講座當日仍未收到,請洽 (02)2522-1165 或 active@golocalday.com 並說明您所報名之講座名稱及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