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的立體夢想家:複合媒材服裝畫工作坊》
布~能說的故事系列,走入動手與布料創作的世界。
✨親糸社藝行動*小時尚美學教具=永續時尚藝術✨
✨課程介紹
深耕大稻埕的社藝行動家-『親糸大稻埕 』,打造巷弄漫步工藝 × 減廢再生 × 在地新生機。
布~能說的故事系列行動工作坊,這次邀請小時尚專業師資與研發美學教具,邀請熱愛生活的朋友們走入動手與布料創作的世界,把平面的服裝畫,變成立體的想像世界!

在這堂課中,我們將運用複合媒材創作,把布料、鈕扣、緞帶、鞋帶、牛仔布與配件飾品……
都變成畫布上的主角。

老師會準備經過色彩統合的素材組,不論是親子共創、個人療癒,或是美感探索,
這堂課將帶你進入一場「從平面到立體」的設計旅程,一起玩出屬於自己的永續時尚藝術!
同時也鼓勵學員攜帶自己珍愛的餘布與小飾品,發揮創作力,讓舊物獲得嶄新藝術力。

🧵課程特色
由在地人帶你認識鈕扣街
大稻埕的鈕釦街,位於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周邊,是臺灣服飾材料的重要集散地。
在日治時期和戰後初期,大稻埕因鄰近淡水河與台北舊城,是重要的商業與貿易集散地,尤以布料與服飾材料產業最為興盛。當時,許多布行、南北雜貨、茶行林立於迪化街周邊巷弄,而與布料密不可分的「鈕釦」、「拉鍊」、「蕾絲」等配件,也自然在這裡聚集起來,形成台北市最具代表性的服飾材料批發商圈之一。

從1970年代起,大量成衣工廠興起,鈕釦、五金飾品、蕾絲花邊等需求大增,使這條街巷在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許多家庭工廠、小型手工業者也依靠這裡進貨、交流,逐漸發展出一條被人稱為「鈕釦街」的專業路線。

然而隨著成衣產業外移,與快時尚大量生產的興起,鈕釦街的商業氣息漸漸退潮。但許多老字號仍堅守一隅,也有新一代設計師、職人進駐,重新挖掘這些「小配件」背後的文化與工藝價值,讓鈕釦街從單純的材料供應地,轉變為創意設計與文化導覽的新舞台。
如今的服飾材料配件商圈(鈕釦街),不只是材料的市集,更是文化與創意的起點。
在這裡,我們重新看見一顆鈕釦、一段記憶,如何串起一整段台灣的服裝故事。
特別邀請小時尚工作坊專業老師,以化繁為簡之設計,讓大家重拾織物與美學的多媒材創作。
- 🎨 美感探索:從色彩搭配到空間層次的立體創作
- 👩👧 親子共學:一起創造一幅能說故事的服裝畫
- 💭 自由創作:無需繪畫基礎,玩出你的時尚想像力
- ♻️ 綠工藝精神:再利用舊布料,讓材料重生

🌈適合對象
親子共學|美學療癒者|創作愛好者|永續時尚入門者
📦課程材料
內附老師精選之複合媒材組合(布料、紗、鈕扣、緞帶、裝飾配件等)
可自由攜帶家中餘布、小飾品、牛仔布等再生素材
學習的內容:認識服飾配件的發展史,時裝色彩搭配,布料特性與創作技巧
📦課程所學,專業老師引導
永續時尚-複合媒材立體服裝畫, 主要是以下這四個主軸
-場合穿著:穿著禮儀
-主題風格:啟發自我風格
-設計步驟:色彩提案→圖案設計→服飾搭配→服裝設計
-創意手作:跨媒材運用
如果您有團體包班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時尚工坊是一對曾在法國生活學習的姊妹。以推廣兒童美感教育為本,引導孩子探索自我風格。設計了在地文化與國際視野的兒童美感課程與教學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