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主辦的「2025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系列主題活動。邀請大家親自走進今年的得獎作品中,實地感受這些被細心整建維護的建築,如何在保留歷史記憶的同時注入新的生命力。每一棟被用心保存的老屋,都是臺北城市記憶的珍貴片段,為臺北創造更有溫度、更有故事的城市樣貌。
活動簡介
一起上山,用一個下午探訪草山中的老屋。
半日的時光,從陽明山半山腰的「巫雲山莊」開始。這座以石頭砌成的百年三合院,前身是清代魚路古道上挑夫的家,如今由地方創生團隊「草山好土氣」親手修復,經營食農教育、文史走讀與跨界策展,屋裡流動著家族的人文歷史,也延續著草山的風土記憶。
順著山氣往下,將抵達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森林。這棟建於1937年,由建築師許伯元修復的日式建築,曾作為「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分所長宿舍」。室內木構架間瀰漫著現烘豆香,占地600坪戶外庭園由竹林環繞,更像一處隱身城市的森林秘境,在竹林中漫步,感受豆香與自然環境的交織,品味百年草山的豆香與土氣,走讀草山的前世今生。
❍ 日期:2025 年 11 月 16 日(日)
❍ 時間:14:00-16:00(13:30 集合)
❍ 集合地點:巫雲山莊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菁山路72巷20弄6號)
❍ 費用:免費(報名者附一杯飲品)
❍ 名額:20 人
❍ 流程:
時間 | 時長 | 地點 | 流程 | 講者 |
13:30~14:00 | 30min | 巫雲山莊 | 活動報到 | |
14:10~15:10 | 60min | 草山周邊 | 探訪草山 x 故事走讀 | 草山好土氣 |
15:10~15:30 | 20min | 豆留森林 | 休息 / 品味咖啡 | |
15:30~16:00 | 30min | 豆留森林 | 豆留老屋 × 記憶重構 | 許伯元建築師 |
16:00~ | 賦歸 |
❍ 場地介紹: 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森林
2025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BEST 10 獲獎作品
CAMA CAFE參與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老房子文化運動2.0」的首例,同時作為品牌尋找「第二曲線」的現場實驗。
修復的場域原身為建於1937年的「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分所長宿舍」,主建築保有日治時期特色的建築特色:洋式書齋、和式起居、臥室等格局,又可稱作「和洋折衷式建築」。占地600坪戶外空間,更擁大片景觀優美的日式庭園及原始竹林。
戶外日式庭園與室內節奏互文,時間的感知被拉長。置入座位、吧台、備餐與無障礙設施,讓服務流程貼合既有空間尺度,不以破壞換取效率,而以細節讓人願意停下。視線、嗅覺與腳步在室內外之間往復;庭園不只是景觀,而是可被穿梭的呼吸空間。
藉由將咖啡文化深植於歷史建築場域中,使空間不僅僅是一間咖啡館,更成為體驗與學習台灣咖啡文化的平台,在庭園竹林間感受時間與香氣交織的當下,讓咖啡真正融入生活日常。
❍ 講者介紹:許伯元 建築師
中華民國第15屆傑出建築師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教授
許伯元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許伯元建築師致力於歷史建築保存與活化,擅長將老建築注入新生命力,代表作品包括豆留森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四四南村等,多次榮獲台北市老屋新生大獎肯定。近年來積極投入文化設施與交通建築設計,作品橫跨博物館、展演中心、機場航廈等大型公共建築。
❍ 講者介紹:草山好土氣 / 巫雲山莊
草山好土氣以巫雲山莊為據點,轉譯陽明山的人文歷史與自然環境。認為農業的技藝、文化,是最好的當代生活體驗,從食農教育、文史走讀,到跨界策展,打造陽明山獨有的生活文化場域。
巫雲山莊前身是清代魚路古道上挑夫的家,曾是1970年代文化大學美術系學生宿舍,被譽為「台北現代藝術搖籃」。2012年,巫雲山莊面臨拆遷危機,在多方努力下保留,201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經修復後,如今成為文化與農業體驗的重要基地。
❍ 交通方式
🚌 大眾運輸(建議)
- 於捷運劍潭站搭 小15 / 303(全程車或區間車皆可,可參考公車時刻表) →
「淨水廠站」下車(步行約 5 分鐘)
- 紅5 / 260 (班次頻繁)→ 「文化大學站」下車(步行約 10 分鐘)
🚙自行開車
請於菁山路(麥當勞右轉後)未劃紅線處路邊停車
或假日停放於「台灣銀行教育訓練中心假日停車場」(步行至巫雲山莊約 10 分鐘)
🛵機車
可騎至巫雲山莊前埕靠邊停放
請小心慢行,下坡為泥土草地,避免路滑
❍ 報名須知
走讀活動現場將進行攝影、錄影,作為未來「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分享內容,報名即代表同意更新處進行拍攝活動及接受下列所有條款與規範,個人資料保護告知暨肖像授權同意書 請點選連結參考,若有任何疑慮,請洽 02-2356-0870 分機 19 孫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