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工作坊結束之後,我可以向你保證,你在一般業務邏輯程式的產能一定會是一般人的十倍以上。
因為這套方法讓你 focus 在「規格結果的驗收」,用結果的驗收來逼破 AI 開發功能正確的程式碼,而不是死命糾結於「程式開發的過程」,這至少可以讓你的產能提升十倍。
如果想做到這件事,那就必須鑽研「結果導向」的 AI Coding 方法,和 AI 描述「結果導向」的規格,而不是死命在「過程中」跟 AI 說著「程式碼要怎麼寫」!
這場 3 小時的實戰工作坊,我會帶你體驗一個完全不同的開發流程。
1. 我們會從測試驅動開發(TDD)開始,讓你學會如何跟 AI 一起完成紅燈、綠燈、重構這三個步驟。更重要的是,我會教你怎麼判斷測試程式碼的品質,因為只有當你具備了測試品質的判斷力,你才有辦法去 review AI 寫的 test case。一旦你跟 AI 在測試上達成共識,後面的程式碼開發就可以完全交給 AI 了。
2. 接著我們會進入 BDD(行為驅動開發)的世界,使用 Java 的 Cucumber 套件,學習如何撰寫 Gherkin Language 的可執行規格。你會學到如何把規格對應到測試程式碼的綁定,以及如何判斷這些綁定的程式碼品質好不好。
3. 最後,我會帶你體驗 Model-Based Discovery。很多時候你可能不想自己動手寫可執行規格,而是希望讓 AI 能夠傾聽你的需求,弄懂之後幫你寫出可執行規格,然後你再告訴它對或不對。水球已經準備了各式各樣的 Prompt,讓你可以輕鬆做到 AI + TDD、AI + BDD,還有 Model-Based Discovery。
****
這場工作坊的定位
(1) 這場工作坊與《AI x BDD:規格驅動全自動開發術》線上課程 的差異?
1. 如果你已經購買了線上課程,那你不需要參與此工作坊。
所有完整版內容都在線上課程中,買線上課能獲得的知識量絕對是最多、最扎實的,不過線上課目前預購中,製作課程需要等待。
2. 如果你還在觀望,不想買線上課,不想等,想要先快速體會一下水球所教的 AI x BDD 的強大威力,那你可以先決定購買此工作坊,有買工作坊的學員之後買線上課都會有 NT2,000 元折價,因此你不用擔心這樣繞遠路會吃虧。
3. 這個 3 小時工作坊的內容只佔線上課程內容的 1/10,不過就已經足以讓你感到突破認知的威力,相信我,因為工作坊就是直接取精華出來教你,不鋪陳太多框架知識。
只有一種情況我不建議你買工作坊,就是你本身已經很熟 AI x BDD,那我不建議你買本場工作坊,直接買線上課就好。
(2) 這場工作坊與之前 6~9 月舉辦的 《AI 時代的 1% 工程師:用「行為驅動開發 (BDD)」 實現百倍效率的 Vibe Coding》6 小時工作坊的差別?
之前水球首次舉辦的 6 小時工作坊的內容量會比本次 3 小時的內容量來得更多,不只是教 TDD、BDD 還教了規格的光譜以及 ISA-Level Feature File 的寫法。很多學生都反應之前 6 小時的內容太多,雖然學得很爽,但也學得太累。
這次召開的這個 3 小時工作坊內容,不只是時間濃縮了、內容取精華中的精華,讓你立刻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希望,而且還優化了之前的教學經驗,會直接送你 SOP,讓你不管在課程中跟的怎麼樣,回去後照著做都還是有所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