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聽話」,是因為渴望與成人與我們「對話」嗎? ✦
作為成人在「管教」與「溝通」的拉扯中,我們時常感到疲憊;在渴望孩子「聽話」與理解他們「真實想法」之間,我們常常迷惘。我們知道傾聽很重要,卻不知道從何開始。
如果,守護孩子的話語權,不是教養風格的選擇,而是能讓我們成為更好大人的實用練習。
《從孩子出發的大人練習課:台灣兒權十年紀實》系列講座,邀請大家進到市民書店暫時放下「大人」的身份,重新看見那些被忽略的「噤聲高牆」,在安全有機的書店裡,一起練習如何好好說話、好好傾聽。
我們總是在談論孩子的「表意權」(有權利說), 卻常常忽略了更關鍵、也更困難的——「被聆聽權」(被聽懂的權利)。
讓孩子有說話的機會,只是第一步。 而我們是否真正聽懂了話語背後的期待、恐懼與需求,才是這場大人練習課裡,最難的功課。
市民書店《從孩子出發的大人練習課》系列對話 我們將一起深入探討這個最日常、也最核心的議題。
在這場對話中,我們將一起練習:
🔹 如何從孩子的「表意」,進階到大人的「聆聽」?
🔹 為什麼「聽懂」比「給建議」更重要?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如何創造一個讓孩子敢於說真話的安全空間?
邀請你來,讓我們一起練習,成為一個更懂得「傾聽」的大人。
📍 【 活動資訊 】
市民對話 |《從孩子出發的大人練習課》:不只是『聽話』,而是『對話』我們為何需要認真實踐兒童的表意權?
講者:劉志洋 本書作者之一
時間: 11月20日 (四) 19:30 – 21:00
地點: 市民書店
✨ 限量優惠| 凡報名任一場講座,即可以「7折」優惠價加購講座主題書!
讓我們在市民書店,一起練習成為更溫柔、也更有力量的大人。
講者介紹
在學術領域奠定對人權與政治理論的關注,為政治理論博士候選人。於台少盟培養青少年政策倡議的實務經驗,現任國會法案研究助理,持續投入兒童權利公約與人權倡議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