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爆炸與數位生活密不可分的當代社會,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假訊息與騙術透過社群媒體、通訊軟體、甚至AI技術快速擴散,無形中成為每個人手機裡的潛在風險。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24年全台通報詐騙案累積超過12萬件,總損失金額超過新台幣500億元。其中尤以「假投資」、「假交友」、「冒充親友」等手法為大宗,不僅造成民眾財產損失,更影響社會信任與安全感。
令人憂心的是,這些詐騙並不總是以「明目張膽」的方式出現,反而多半隱身於看似正常的語言互動、情緒連結與資訊傳遞中。從 LINE 上一則「幫我買點數」的訊息,到 Facebook 上一個「老師推薦投資平台」的貼文,再到 TikTok 上的詐騙式直播銷售,這些話術透過心理操弄、資訊不對稱、情感綁架與社會工程手法層層包裝,讓人防不勝防。
《全民查假會社》長期深耕媒體素養教育、假訊息查核實務與語言識讀培訓,發現許多民眾在面對詐騙時,其實並非完全無知,而是缺乏辨識語言線索與詐騙「脈絡」的能力。換言之,識破詐騙的關鍵,不在於多會使用科技,而在於能否聽懂話術背後的真正意圖。
尤其在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青少年與中壯年投資者之間,缺乏基本媒體判讀能力與情緒免疫力,使他們更容易落入詐騙陷阱。以長者為例,語音模仿技術(AI deepfake)搭配熟悉的家庭稱謂,常讓人信以為真;而年輕人則可能被網紅帶貨、虛假投資群組或交友詐騙迷惑,落入高額損失的局面。
本活動試圖從語言學、心理學、媒體識讀等多元角度切入,解構現代詐騙的話術樣貌與心理運作,並搭配實務案例分享與查核教學,幫助民眾建立防詐認知與媒體素養思維。我們不僅希望傳遞知識,更希望開啟對話,讓民眾理解「不要被騙」不是一句冷冰冰的責備,而是一場需要結合社會共學、跨領域理解與公民實踐的長期行動,逐步打造一個具備「數位免疫力」的公民社會。
活動資訊
- 活動名稱:《全民查假會社》2025年度論壇:詐騙拆彈班【場次B】
- 活動時間:2025/11/29(六) 13:30-16:50
- 活動地點: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 贊助單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 主辦單位:臺北市全民查假會社協會
- 合作單位:反詐騙聯盟、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100談
活動議程
時間 | 流程內容 | 備註 | |
時段 | 時長 | ||
13:30-14:00 | 30 | 報到 |
|
14:00-14:10 | 10 | 開場致詞 | 全民查假會社協會理事長谷玲玲 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 |
14:10-14:45 | 35 | 專題演講 | 我被騙了?報案救錢全攻略 講者:反詐騙聯盟秘書長林書立 |
14:45-15:20 | 35 | 公私協力反詐查假第一線之挑戰 講者:法務部調查局經濟犯罪防制處打詐督導中心主任陳茂益 | |
15:20-15:30 | 10 | 現場Q&A時間 | |
15:30-15:50 | 20 | 茶敘、自由交流 | |
15:50-16:40 | 50 | 圓桌論壇 | 政府×公民如何阻止「詐」彈引爆? 與談人: 法務部調查局經濟犯罪防制處打詐督導中心主任陳茂益 三支業者(代表人選TBD) 反詐騙聯盟秘書長林書立 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彥伯 |
16:40-16:50 | 10 | 總結與提問 | |
16:50- |
| 賦歸 | |
- 座談會結束後開放提問及討論。本會保留議程及與會人員變動之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