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講堂 #原住民族眼中的森林
你跟森林的關係是家人、朋友、還是陌生人?山林資源長久以來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更是原住民族文化、信仰與生活的核心所在。從政權時期的開採、戰後的土地政策,到今日的環境保育,森林的意義不斷被重新詮釋。但在族人的眼中,它不只是資源,更是祖靈的居所、祭儀的場域、文化記憶與族群認同的根基。
#多重視窗中的大豹社面貌
北部泰雅族大豹社,在你的視窗中是什麼模樣?
在歷史的文字縫隙中,我們能看見的不只是族群的身影,或許還有書寫者與被書寫者之間不斷變動的對話關係。文獻資料扮演著「記錄」與「書寫」的重要角色,幫助我們理解過去。不同時期、不同立場的文字,交織出族群被觀看、被敘述的多重面貌,也形塑了我們對過去的想像與理解。
本次講座邀請到洪健榮老師,以其著作《書寫大豹社:我群/他者的視差》為主軸,帶我們從山林出發,追尋大豹社的遷徙軌跡與流動歷程。老師也將分享他在研究與撰寫過程中,如何閱讀、解讀並比較各類文獻資料,依循清治、日治、戰後的編年脈絡,與大家分享不同時代的筆下,大豹社如何被描繪、被理解、被再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