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活動藝文

「以詩見證歷史」暗房與光:臺灣白色恐怖詩選 新書分享會

157
6
2025.11.23 (Sun) 14:00 - 16:00 (GMT+8)加入行事曆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也許在小說、散文依然靜默之時,詩已率先見證了白色恐怖。」 自二戰終戰開始,直到刑法100條修正案通過的47年間,臺灣人民歷經了白色恐怖時期,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黨國體制以各種禁令限制了進步社會的許多追求,甚而影響了日常生活。但依然有肩負著社會責任的創作者,留下了供後世指認、辨識的著作。現代詩以它有別於散文和小說的特性,恰恰「抓住白色恐怖那無所不在又幽微難辨的神祕面貌」。這場活動邀請到吳晟和劉克襄二位老師,由他們自身的寶貴經驗出發,訴說如何以現代詩回應社會、國家,即便威權籠罩的年代。
「也許在小說、散文依然靜默之時,詩已率先見證了白色恐怖。」 自二戰終戰開始,直到刑法100條修正案通過的47年間,臺灣人民歷經了白色恐怖時期,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黨國體制以各種禁令限制了進步社會的許多追求,甚而影響了日常生活。但依然有肩負著社會責任的創作者,留下了供後世指認、辨識的著作。現代詩以它有別於散文和小說的特性,恰恰「抓住白色恐怖那無所不在又幽微難辨的神祕面貌」。這場活動邀請到吳晟和劉克襄二位老師,由他們自身的寶貴經驗出發,訴說如何以現代詩回應社會、國家,即便威權籠罩的年代。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活動簡介

講題:「以詩見證歷史」暗房與光:臺灣白色恐怖詩選 新書分享會
講者:吳晟、劉克襄
時間:11/23(日)下午 14:00-16:00
地點:中央書局(臺中市中區臺灣大道一段235號)3F

活動簡介:

「也許在小說、散文依然靜默之時,詩已率先見證了白色恐怖。」 自二戰終戰開始,直到刑法100條修正案通過的47年間,臺灣人民歷經了白色恐怖時期,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黨國體制以各種禁令限制了進步社會的許多追求,甚而影響了日常生活。但依然有肩負著社會責任的創作者,留下了供後世指認、辨識的著作。如在二二八事件後寫下〈溶化的風景〉的林亨泰。現代詩以它有別於散文和小說的特性,恰恰「抓住白色恐怖那無所不在又幽微難辨的神祕面貌」。這場活動邀請到吳晟和劉克襄二位老師,由他們自身的寶貴經驗出發,訴說如何以現代詩回應社會、國家,即便威權籠罩的年代。

講者簡介:

吳晟,種樹,耕作,教學,也寫詩。素有土地詩人之稱的吳晟,也關心政治和世局,在為詩選集《泥土》作品分類時,特別列出了「歷史的傷痛」。〈獸魂碑〉、〈回聲〉、〈和平宣言〉、〈景平路〉……在這些作品中依然保有吳晟先生的淑世理想,以及一貫地出自寬大胸懷的撫慰,為受難者發聲:「至少免於驚悸的童年/至少免於歧視的青少年/至少免於困厄的中壯年」。

劉克襄,登山,觀鳥,鐵道,作家,也是詩人。十八歲開始寫詩的劉克襄,大學時為華岡詩社一員,並加入陽光小集。公開發行的首部詩集《漂鳥的故鄉》,批評時政反映社會現實,以「我們村子到城裡讀書的師範生都失蹤了」開頭的〈革命青年〉,回溯四六事件。他直抒胸臆的政治詩,成為解嚴前的一道長矛,刺醒了群眾的良知。

avatar

雙囍出版

verified

「以詩見證歷史」暗房與光:臺灣白色恐怖詩選 新書分享會

2025.11.23 (Sun) 14:00 - 16:00 (GMT+8)

活動地圖

台灣台中市臺中市中區臺灣大道一段235號三樓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