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淡水生活節:淡味拾棲蒔
淡江大學USR「淡水好生活:大學城賦創設計行動計畫」從2018年起深耕地方,以「永續生活圈營造」關注都市社區、歷史街區與農村議題,聚焦高齡者、孩童、新住民與就業者的生活處境,累積在地合作經驗。2020年延伸為「學習型城鄉建構計畫」,以「地方編輯」與「地方設計」為核心,透過課程與行動讓居民參與生活場域的改造,實踐地方創生。疫情期間舉辦「世界遺產潛力點田野學校」與「在淡水,住下來」論壇,探討居住經驗與生活樣貌。2022年進一步參與「新北市學習型城市計畫」,協助商圈行銷與伴手禮設計。面對淡水人口成長與都市化挑戰,團隊倡議以「食衣住行城市」為整體願景,凝聚居民智慧共構宜居城鎮。2023起以「淡水生活節」為平台,透過1+1選物體驗、文化參訪、職人工作坊、議題講座、藝術展演與市集六大策略,讓居民與新住民重新認識並享受這座城市的豐富日常,開展「住下來」的生活想像。

▰▰▰▰▰▰▰▰▰▰▰▰▰▰▰▰▰▰▰▰▰▰▰▰▰▰▰▰▰▰▰▰▰▰▰▰▰▰▰▰▰
🪑畫一座生活的家,帶走一張記憶的凳子|王國信、林宜鋒、張哲瑋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2025.11.16(日) 13:00-17:00
集合地點|野學坊(淡水區重建街27號)
活動費用|免費
活動類型|職人工作坊
主辦單位|淡水好生活:大學城賦創設計行動
洽詢專線| 02-2621-5656 #3342 曾小姐
電子信箱|tamsui.good.days@gmail.com
꒰活動說明꒱
小木塊繪製生活場景 + 凳子物件製作
透過共同繪製小木塊房子,以「身體地圖× 地方記憶」讓參與者成為街區地圖的共同編織者,繪製他們的生活節點與記憶地景,生活風景、街區記憶與淡水的日常片段,轉化為一座座微型建築,拼貼成一幅由眾人編織的大地圖。完成後,每組參與者以回收材料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記憶凳子」。
這是一場從下而上的空間事件行動,也是一次微型的淨零實踐:以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多的連結。當我們坐下來,不只是休息,而是讓身體與地方對話,讓記憶有了空間畫面與故事的永續。
採集不只是紀錄,而是生成;交換不只是獎勵,而是參與。
每一次採集都是一次對地方的閱讀,每一張拓印、每一張素描,都是一種空間的書寫。

꒰活動流程꒱
報到與引導
親子報到後,工作人員簡介活動理念與流程,並展示範例作品。
↓
小木塊繪製(30–45分鐘)
1、每組親子領取1~5塊小木塊(形似房子或街角建築)
2、引導在木塊上繪製淡水的風景、生活場景或記憶地點
3、可使用壓克力顏料、奇異筆等
↓
地圖拼貼與故事分享(5分鐘)
將完成的木塊作品貼上共創地圖板
↓
記憶凳子製作(40-50分鐘)
每組可領取材料現場自行製作的「記憶凳子」
꒰注意事項꒱
1、活動無需報名,至現場即可參與。
2、未滿12歲兒童請由家長陪同參與。
3、本系列活動皆投保公共意外險。
4、如遇颱風或大雨則活動取消。
5、報名本活動會在不影響活動前題拍攝花絮,作為活動紀錄與形象宣傳使用,報名成功等同同意肖像權之使用,若有特殊需求請提前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