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的記憶,往往藏在最尋常的日常裡,而萬華,作為臺北最早發展的城區之一,不僅見證了港埠繁華與商業聚落的更迭,也孕育了臺北印刷產業的起點。
活版印刷,不僅僅是一門工法,更承載著學徒在廠房學藝的身影,連結著報刊雜誌傳播的脈動,映照出城市文化的形成與擴散。隨著科技進步,活版印刷逐漸退出市場,但你可曾想過,能夠在電腦螢幕上輕鬆調整的版面,當年的排版師傅得用以鉛字及鉛角一一排列成形?而生活周遭隨手可見的傳單、書籍等,又得由多少塊鉛字壓印而成?活版印刷不僅是過往的印刷工法,其實早已滲入我們的日常,形塑了百年來閱讀、溝通與生活的樣貌。
剝皮寮歷史街區年度藝文慶典——城西生活節,2025年以「印一個所在」為主題,帶領大家回望萬華與活版印刷的故事,探索印刷如何串聯起臺北城中與城西,讓兩地在歷史發展中緊密交織。透過主題特展、互動體驗、線下活動及社區串聯,邀請大家一同感受印刷的溫度與影響,重新理解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其實都與印刷息息相關。
主題特展
○ 展覽時間:11月15日(六)至12月14日(日)10:00-18:00 (週一休館)
○ 展覽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129&131號、37號、39號展間

⌖ 週六客座專欄 @剝皮寮145號展間 ⌖ ACCUPASS線上報名
① 印一個瞬間! 搶先導讀第五期西哈誌
西哈誌來到「第五期」,隨著城西生活節以「活版印刷」主題出刊,跟著本期編輯與設計師一起揭開城西慶典的序幕!
「很多印刷職人在印刷過程、新舊技術的傳承的過程會在印刷稿上留下的記號」——設計師Adam
「了解印刷不只是懷舊,更是重新思考「創作」如何被看見、被製作、被保存。」——執行主編 Andie
「正是所謂的“印刷”,潛移默化改變了人類歷史」——執行主編 Wen
▻ 時間|11月8日 14:00-15:30
▻ 講者|西哈誌編輯團隊
② 東鑫印刷廠內的檢!排!印!活版職人現場示範
東鑫印刷廠由洪東漢師傅於1972年創立,洪師傅專職印刷環節,而排版則由林塗貴師傅負責,
一人管機台,一人負責排版,兩人默契合作四十餘年,鉛字檢排、打樣與印刷完成每一份印件。
經歷數位時代的衝擊,工廠將於今年底正式熄燈,邀請您一同來見證臺灣印刷輝煌年代的故事,
▻ 時間|11月15日 14:00-15:30
▻ 講者|東鑫印刷 洪東漢 老闆 x 林塗貴 師傅
③ 入行!保存、傳承與創新。來聊聊現代活版
「活版印刷是工業產業,但與其它工業不同知處,在於作為鑄造文字與文明的載具...」——高鵬翔
「秉持以紙為本、以作為業。」——Miki Wang
有人可能不解兩人對印刷這個“夕陽產業”的熱衷,但想討教「現代活版印刷」的魅力,則絕不能錯過這場討論,邀你一起入行活版印刷工藝的創新之旅。
▻ 時間|11月22日 14:00-15:30
▻ 講者|《臺灣活版時代》作者 高鵬翔 X 小福印刷 Miki Wang
④ 日星宋體,貳號。傳統鉛字的轉生
臺灣最後一間鑄字行「日星鑄字行」與為臺灣做字的設計團隊「justfont」在2025年共同推出募資計畫《日星宋體貳號》,讓鉛字華麗轉生,在數位時代延續生命。在這個計劃的背後,是對字型、排版、設計美學連結生活文化的堅持,這場對談想邀請您一起來聊聊文字美學的傳承、保留與創新。
▻ 時間|11月29日 14:00-15:30
▻ 講者|日星鑄字行第三代張建堂 X justfont CEO Michael
⑤ 時報五十!文化重版半世紀
艋舺大道上的中國時報曾經是全臺第一大報,每天印量123萬份;和平西路三段上的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是台灣唯一股票上市櫃的出版社,每年出版近500本新書,如今迎來了50周年慶!
在字與字之間,在紙與書頁內,我們來聽聽屬於萬華的出版文化故事,述說你所知道及不知道的當地典故!
▻ 時間|12月13日 14:00-15:30
▻ 講者|時報出版董事長 趙政岷

⌖ 特約放送 《大受打擊》生活音樂會 ⌖ 免費參與
11月15日 16:30一起來聽場音樂會!「浪漫的排版錯誤」原創曲
結合活字排版工藝打造的打擊樂演出,除了傳統古典打擊樂器外,演奏者將印刷作業中出現的元素化為樂器,重現工廠裡獨有的機械脈動與金屬聲響;透過音樂結構的層層堆疊,象徵文字從具象材質、到構築抽象思想的過程。
⌖ 週日放送中 !14時剝皮寮準時開演 ⌖ 免費參與
連續四週,由在地學校與社區團體接續登場。無論是柔美的琵琶、流暢的弦樂,還是充滿朝氣的管樂與口琴,每一場演出都是表演者們精心準備的成果,也是社區文化生命力的展現。
今年《城西生活節》的「週日放送」系列活動,特別邀請來自萬華地區的國中小學及社區大學團隊,包括南門國中小、雙園國小弦樂團、龍山國中管樂團,以及萬華社大的琵琶班、長笛班與龍韻口琴社,還有社區電吹管社團輪番登場。
每一場演出將於剝皮寮舉行(各場次地點不同),讓音樂隨風漫進街區每個角落,成為城市最美的聲音風景。歡迎你帶著好奇心與聆聽的耳朵,走進這些表演現場,與表演者共同享受這美好的週日下午。
詳細演出資訊請點我前往
▻ 11月16日 南門國中、南門國小
▻ 11月23日 萬華社區大學 長笛班、琵琶班
▻ 11月30日 雙園國小弦樂團、e麥(一粒麥子)音樂事工
▻ 12月14日 龍山國中管樂團、萬華社區大學龍韻口琴班

⌖ 城內城外四徑走 ⌖ 點我前往報名(11/19開放報名)
走一趟城西,就像翻開一本會呼吸的歷史。跟著老師與在地人,一起穿梭榮町、城中、艋舺、西門,在老屋、巷弄、咖啡香與街頭聲音裡,找回城市的溫度。
⌇ 4 條走讀路線 ⌇發現我們每天經過的臺北巷弄,這麼有故事。
① 摩登街景的榮町時光
在榮町,一切從日治時期的繁華起點出發。走讀路線如一場穿越老台北的緩慢散步:商街舊址、咖啡香氣與冰品甜味交錯其中。你會發現,百貨的華麗早已退場,但生活的節奏仍在巷弄裡緩緩流動。
▻ 導覽人|路向南
▻ 時間|12月6日 10:00-12:00
▻ 集合地點|西門捷運站4號出口
② 都市轉身的城中記憶
城中,是台北書寫自己最早的地方。走在影像、郵政與印刷的軌跡之間,歷史的墨香與現代的光影在此交會。這趟走讀邀請你重新閱讀城市的「紙本時代」,觸摸那些被印在牆上、藏在檔案裡、或尚未被說完的故事。
▻ 導覽人|黃玉米
▻ 時間|12月6日 15:00-17:00
▻ 集合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③ 艋舺日常散策
在艋舺,歷史不是被展示的,而是活在日常裡。市場裡的叫賣聲、廟埕前的香火、老宅間的新創空間——都是城市生命的呼吸。這趟走讀邀請你暫時放慢步伐,貼近艋舺的節奏,感受庶民文化如何在時代更迭中持續發光。
▻ 導覽人|江仁才
▻ 時間|12月7日 10:00-12:00
▻ 集合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遊客中心
④ 來去踅西門
西門,總是比城市其他角落更早甦醒,也更晚入眠。這場走讀,帶你走進影像與青春的交疊現場,從歷史建築到文創據點,從街頭藝文到庶民生活,都是城市的劇場。
▻ 導覽人|黃永銓
▻ 時間|12月7日 15:00-17:00
▻ 集合地點|西門捷運站1號出口

城市檢字⌇限定紀念集章書籤⌇
⌖臺北印刷產業史連結艋舺與城中的文化生活⌖
ꜝꜝꜝ今年邀請您漫遊臺北老城區ꜝꜝꜝ
ꜝꜝꜝ一同檢字ꜝꜝꜝ集章製作紀念書籤ꜝꜝꜝ
⮑ 更多資訊:https://www.accupass.com/go/BookmarkScavenger
𝟐𝟎𝟐𝟓城西生活節|印一個所在
○ 展期:11月15日(六)至12月14日(日)每週一休館
○ 時間:10:00-18:00
○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129&131號、37號、39號展間
○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剝皮寮歷史街區
○ 展覽製作:山峸製作設計有限公司
○ 字體合作:justfont × 日星鑄字行「日星宋體貳號」
○ 合作單位:東鑫印刷廠、承泰印刷廠、日星鑄字行、字田活版實驗室、小福印刷 ╳ PAPERWORK 活版工房、字田活版實驗室、阿之寶有限公司、justfont、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活動協力:西門紅樓、飛地nowhere、時報本舖書店、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順益台灣美術館、郵政博物館臺北館、新富町文化市場、臺北市中山堂、臺北市立文獻館、臺北記憶倉庫、龍山文創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