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本就象徵著無限
我們需要推測路徑、決定方向、把握時間、打造屬於自己的船
沒有既定的航線,也沒有唯一的方法
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地圖、不同的目的地,也有獨一無二的航道
各自航行所需的知識與技術,也早已超越一門專業、一項技能的界限
這,就是跨領域的力量。
⋰ ⋱ ⋰⋰⋰⋰⋰ ⋱⋰⋰⋰⋱⋱⋰⋰⋰⋰⋰
成長,不必只依偎在原有的海灘
而是要各自背起行囊,在不同的海浪間眺望彼此
見證每個海上的人,與他們絕無僅有的航道
‹ 那些・海上的人 › 系列講座
邀請來自跨領域的八位講者
曾經,他們看著旁人不解的遠方,毅然出航(踏上與畢業科系有距離的志業)
但,正是因為跨越疆界,而能融合各處的養分,航行至今
~~~~~~~~~~~~~~~~~
‹ 講座內容 ›
沒有無聊的 PPT、沒有疏遠的高談闊論
講者會以每題分享三張照片的形式,分享自己的人生、與那些跨領域的經驗
以「海上的人」和「準備出海的人」之意象,
設計概念為已出海的人暫歸海岸,在營火旁與聽眾們分享一路風光。
邀請聽眾:穿/戴/攜像是在海邊烤火的服化道
/
‹ 跨域講者 ›
⭔ 11/04 吳紹文|資管系校友、政大女籃隊長 → 臺灣社會運動者、農民

「為何我上班要穿裙子?」怒告了長榮航空的她,組了樂團,搞社運談勞權女權。
曾與一群 T 們,把自己種進宜蘭田裡,還選過立委。如今回到原生家庭照顧親人的她,50歲的骨子裡還燒著什麼火?
她是一位不斷跨越界線的行動派實踐家。生命河流從看似錯置的政大資管系出發,卻在離開資管體制後,完成第一次關鍵的河道轉換,走入學術界與社會運動的交匯點。
她以資管技術為支流,投身社會發展研究所,並在 921 震災區發現了對族群議題的熱情,完成了臺灣首篇原住民同志研究碩士論文。在南洋臺灣姊妹會累積十年社運經驗後,她勇敢面對身心耗竭,再次轉換河道,成為一位農民,在美濃和宜蘭的土地上找到了與地方社群平等的「位置感」。
歷經「宜糧號」的商業失敗與中年轉業的迷茫,她始終憑藉著家庭賦予的穩固安全感與實踐熱情,從自己已有的專業切入不同的領域,不斷流動。
⭔ 11/11 萬事屋 阿泰|數位內容碩士學位校友 → 思維教練、生涯規劃與高效生產力的專家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馬來西亞的礦場,不是比特幣,是真的在挖礦的礦場」
萬事屋阿泰是一位專注於思維教練、生涯規劃與高效生產力的專家,同時也提供設計思維、問題解決、專案管理等軟實力課程。他深信「任何問題都有答案」,並致力於協助現代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
⭔ 11/18 周廷遠|教育系校友 → 汽車銷售領域擔任專業顧問

周廷遠是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校友,目前在汽車銷售領域擔任專業顧問。曾經有教授特別殺到台中只為了跟他買車⋯⋯
⭔11/25 黃尚卿|俄語系、政治系、法律碩士校友 → 點亮咖啡創辦人

黃尚卿曾是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深耕臺灣環境教育領域多年,致力於推動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公眾認知與行動。「Green Future」氣候與環境教育平台旨在為年輕學子及教師提供豐富的環境教育資源和教案,讓環境議題能融入各科教學,實現「氣候主流化」願景。
⠀
此外,黃尚卿也是「點亮咖啡館」創辦人,透過「直接貿易」的方式採購咖啡豆,並以咖啡廳作為社會倡議的根據地,推廣公平貿易理念,實踐「用消費改變世界」的信念。
⭔ 12/03 江美樺|土文系校友 → 苑裡鎮公所 秘書

江美樺是深耕苗栗苑裡在地的青年行動者,現任苑裡鎮公所秘書。致力於推動地方治理的創新,她在鎮公所負責兒少友善環境、長者活躍老化議題,以及參與式預算活動。
/
‹ 講座形式 ›
報名完成後,會於活動一週前收到行前指定閱讀,內容為採訪講者的人生故事
閱讀後,需準備兩個問題:
01. 很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問的問題
02. 莫名其妙不知自己為什麼但很想問的問題
⋰ ⋱ ⋰ 閱讀並繳交問題後,才算成功報名(若報名額滿,以先繳交作業的前 30 位為主) ⋰⋰⋰⋰⋰
⋰ ⋱ ⋰⋰⋰⋰⋰ ⋱⋰⋰⋰⋱⋱⋰⋰⋰⋰⋰
我們希望創造一個機會,
邀請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已經在海上的人
他們,
如何從源頭造船、如何在支流中抉擇
如何逆流於潺潺流水、如何乘風破浪
如河一般,航行至此
~~~~~~~~~~~~~~~~~~
‹ 那些・海上的人 ›
跨領域作為一種親身經驗・系列講座
⭔ 日期|11/04、11/11、11/18、11/25、12/03(共五個場次)
⭔ 時間|16:30-19:30
⭔ 地點|政大某神秘的港口 → 集合地點將在報名成功後揭曉
⭔ 費用|免費 ⭔ 免費 ⭔ 免費
*活動提供烤肉風情晚點心
政大X實驗學院 校學士辦公室 主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