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特別邀請三位資深刺繡老師—粘碧華、黃莉莉與莊央姍,共同透過專業內容帶領觀眾探索刺繡的社會性運用、刺繡作品修復與保存,並延伸介紹世界各地的刺繡文化與臺灣當代刺繡的發展,且加入實際體驗的刺繡工作坊,讓觀眾除了從欣賞展出作品獲得精湛技巧的驚嘆與感動,也能透過現場活動更深入了解刺繡這門技藝的複雜和美好。
【講座時間】
11/15 (六) 14:00-16:00
織品的社會性運用-談刺繡中的階級制度-粘碧華老師
名額:40名
著書介紹刺繡針法、本身也是資深刺繡創作者的粘碧華老師,呼應本次展覽中罕見的清代黃袍、官補等珍稀展品,特別從刺繡中的階級制度切入,闡述刺繡如何成為建立社會秩序的象徵,並成為傳統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功能。
講師介紹:粘碧華曾師承國寶級藝術家陳嗣雪學習亂針繡,並赴英國進修織品服裝與金工首飾設計,讓創作兼具深厚底蘊與多元視野。粘碧華在刺繡領域以四十餘年,期間致力於刺繡工藝的研究、創作與推廣,出版多部專書,深入探討東西方刺繡傳統,推動刺繡知識的保存與傳承。她亦長期投入教育與公益,曾任教於大學相關科系,並辦理展覽、講座與課程推廣,以藝術專業結合社會關懷,持續將刺繡工藝的價值與溫度傳遞給更多人。
11/22 (六) 14:00-16:00
海內外刺繡發展,從世界到台灣-莊央姍老師
名額:40名
本場講座由莊央姍老師主講,帶領觀眾展開一場「用針線環遊世界」的藝術旅程。從歐洲宮廷刺繡的華麗象徵到臺灣傳統刺繡的吉祥寓意,透過老師二十餘年的跨文化研究與創作經驗,細緻解析東西方刺繡在材質、圖案與技法上的異同。
講師介紹:莊央姍為「央的刺繡工坊」負責人,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與發展中心」擔任刺繡推廣課程講師,專長於織品修護與刺繡。她精通多國刺繡技法,包括臺灣傳統刺繡、歐洲刺繡、緞帶刺繡、俄羅斯刺繡與挪威刺繡等。莊老師鑽研刺繡逾二十年,師承國寶級刺繡大師張美筠教授、刺繡人間國寶劉千韶老師、南應大盧亨如助理教授、台南光彩繡莊林玉泉老師傅,將傳統技法與知識加以系統化,並長期致力於臺灣傳統刺繡的保存與推廣。
12/14 (日) 14:00-16:00
「紗網亂針繡」刺繡體驗工作坊-黃莉莉老師
名額:15名。
本次刺繡工作坊由黃莉莉老師指導,邀請民眾體驗「紗網亂針繡」的創作樂趣。課程融入多媒材與環保再利用概念,運用蕾絲、珠珠等日常物件轉化為刺繡元素。現場提供材料,亦歡迎自備耳環、碎布、扣子等小物共同創作。
講師介紹:黃莉莉為亂針刺繡藝術家,創立「魔莉繡坊」工作室。自 2005 年起於社區大學習刺繡,至今不僅多次參與聯展與個展,也積極投入當代刺繡創作的推廣,曾於 104 高年級平台授課,並多次舉辦創作工作坊。黃莉莉的創作喜愛結合臺灣傳統文化與刺繡,題材涵蓋當代生活與傳統景象。黃莉莉自創「紗網亂針繡」,以環保媒材搭配大膽自由的針法,讓作品兼具生命力與當代意涵。
✦ 體驗工作坊名額限 15 人,因材料數量及座位有限,恕不開放臨時加報。
12/20 (六) 14:00-16:00
刺繡的保存與典藏:雲林北港繡旗的時光印記-莊央姍老師
名額:40名
本講座由莊央姍老師主講,聚焦雲林北港的在地刺繡記憶。從集雅軒與震威團珍貴繡旗出發,探討傳統刺繡文物的保存與典藏之道,並介紹低氧除蟲、環境控制、數位典藏等現代技術,讓承載地方精神的作品持續綻放生命力。
注意事項
1. 若遇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鳳甲美術館將改期或取消該場次,並盡快通知報名者。
2. 活動現場將進行攝影紀錄,紀錄照片將使用於鳳甲美術館社群及網站,如不接受請於上課前提出。
提交表單即代表同意以上規定,主辦單位保有活動異動 / 謝絕違反規定之報名者入場 之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