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文學季|文學讀劇工作坊—桃園場

由夾腳拖劇團團長吳易蓁老師和表演藝術創作者何安妘老師接力引導,您將學會如何將自己對家鄉的情感與記憶,轉化為有血有肉的劇本 ,並親自用聲音與肢體,說出這篇動人故事。
💡 課程主軸:從「劇本創作」到「劇場讀劇」的八週系統培訓
📖階段 I:劇本創作與在地敘事 — 吳易蓁 老師
目標: 帶領學員透過觀察、訪談、回憶與創作,撰寫出屬於自己與家/家鄉的劇本片段 。
- 第 1 堂:回到原點 — 找回故事的種子:從生活與記憶出發 ,透過「家/家鄉的味道/聲音/風景」書寫練習 ,並導讀劇本《一年三季》,找出與家鄉連結的素材。課後作業將是確定故事主角(可訪談家人或鄰居,記錄故事片段)。
- 第 2 堂:角色與對話 — 讓故事活起來:學會用角色對話展現情感與衝突 。著重於角色創作練習(動機、口頭禪、關係),探討地方語言的魅力與如何讓台詞自然又有戲 。
- 第 3 堂:故事的骨架 — 從經驗到結構:學會將零散的生活經驗轉化為可發展的劇情 。認識故事結構(規劃起承轉合),透過導讀《求證》學習為故事加入轉折 。
- 第 4 堂:舞台上的家鄉 — 朗讀與呈現:學員完成短劇劇本(目標約 15 分鐘),進行劇本朗讀 ,並接受簡易導演與演出指導(肢體、語氣、節奏),舉行小型發表會:「寫我家/家鄉劇場」。
🎤 階段 II:讀劇實踐與劇場身體 — 何安妘 老師
目標: 透過劇場暖身練習,找出屬於舒適自在的聲音表演方式,並將前期發展的劇本文字,以讀劇形式進行最終階段性呈現 。
- 聲音與身體的想像:以劇場暖身練習拉開對自我的身體與聲音的想像 。
- 實戰體驗:穿插物件與遊戲,體會不同的聲音表演方式 。
- 氛圍共創與走位:剖析前期劇本文字,共同創造故事氛圍,並以簡單走位調度 。
- 最終成果呈現:完成最後階段性呈現,體驗讀劇的樂趣 !
▍工作坊場次(此為系列工作坊,課程內容連貫,須全程參加)
11/22(六)、11/29(六)、12/6(六)、12/7(日) 、
12/20(六)、12/21(日)、12/27(六)、12/28(日)
▍時間:14:00-17:00
▍講師
劇本創作—吳易蓁老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英國 East15 Acting School at the University of Esse x,Filmmaking 碩士。夾腳拖劇團團長。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董事。有文字、影像與戲劇工作、媽媽多重身份。劇本曾獲優良電影劇本、新北市文學獎劇本首獎,著有《自由背包客:臺灣民主景點小旅行》、《愛唱歌的小熊》、《說好不要哭》、《最美的風景》等,一直在母語、人權與戲劇的路上努力著。
表演指導—何安妘老師
自由表演藝術創作者,台中人住在台北。平時為演員、編劇、導演、藝術領域教學,擅長與不同專業進行跨領域合作,課程以趣味娛樂兼具思考價值為創作與教學特色。
2025劇場演出:
閱時 《神農十七號》 演員
舞蹈生態系 x 吳志寧 《濁水溪的囡仔》編劇 / 演員暨舞者
盜火劇團 台北市眷村文化節《窗外明媚》演員
不二擊 《所有被發現的事情都是獨一無二的》演員
大可創意 x 众月創意所 臺北藝穗節 《沈默的世界》創作陪伴
軟綿尾巴組 《文具店的實習魔女》演員、《泥磚屋个細妹仔》編劇暨操偶演員
夾腳拖劇團 《慢慢》共創表演者、《大漢的滋味》導演際演員
2025講座教學:
文學x劇場|2025 逃逸線跨界讀劇對談系列 計畫設計與講者
國際兒少書展暖身講座 潮返書店《沒有聲音的孩子如何被聽見》計畫與講者
青藝盟 花漾戲劇節 陌生俱樂部《相遇》 夾腳拖劇團之藝術導師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花漾兒時》 表演工作坊 講師暨導演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故事人才培訓營 講師
臺中市推動校園閱讀工作-學校故事志工培訓計畫 講師
台中頭家國小 《玩轉故事教育與生活》 講師
台中信義國小 《與作家有約》 講師
▍活動地點:桃園文學館 4樓多功能空間(桃園市桃園區忠孝街11號)
▍注意事項:
- 本活動將進行錄影、拍攝,其影像僅供本館成果紀錄及線上平台宣傳使用。如有疑慮可主動向工作人員告知不便入鏡或模糊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