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手型限制的音樂自由—鋼琴家的秘密武器公開!
主講人:鋼琴家 林聖縈
🌟 內容介紹
在鋼琴演奏的世界裡,「大手」似乎常被視為天生的優勢。然而,真正的音樂表達不該被手的大小所侷限。這場講座以《小手鋼琴家的應對策略》(Adaptive Strategies for Small-Handed Pianists) 一書為核心,由譯者林聖縈教授親自帶領參與者從生理結構、演奏動作到音樂詮釋,探索小手鋼琴家的無限可能。
本書由 Lora Deahl 與 Brenda Wristen 兩位鋼琴教育與生物力學領域的權威學者共同撰寫,是首部專為小手鋼琴家所設計的系統性研究著作。內容橫跨解剖學、物理學、醫學與教學法,提供了兼具理論與實踐的演奏策略與教學建議。
在本次分享會中,林聖縈副教授將結合多年教學與演奏經驗,透過互動示範與實際練習,引導參與者探索:
🌿 分享重點
- 破解迷思: 為什麼「小手」不是缺陷,而是一種可以訓練與發揮的特質。
- 身體與動作: 以生物力學視角重新認識手部結構,找到最自然高效的運作方式。
- 技術調整策略: 學習音符重新分配、指法設計與音樂詮釋的靈活應用。
- 健康與預防: 避免因手型或姿勢不當造成的演奏傷害。
- 實作體驗: 透過現場試驗與曲例操作,感受「讓音樂適應你的手」的真實可能。
讓我們一起在琴鍵上重新發現自己的手,讓小手不再是限制,而是通往音樂自由的起點。

林聖縈 / 鋼琴
「林小姐的演出靈巧而優雅。」
~Leipziger Volkszeitung
在臺接受基礎音樂教育,先後就讀於福星國小、仁愛國中、師大附中等音樂班。師承劉淑美、呂雪櫻、宋允鵬、張瑟瑟等教授。曾獲臺北市及全國鋼琴比賽青少年組冠,並受邀於總統府音樂會演出。
赴美就讀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院 (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 期間,先後師事Gabriel Chodos、Patricia Zander和Veronica Jochum等教授。在校其間獲得學校獎學金並以榮譽獎取得學士學位 (With Honors)、以演奏傑出獎取得碩士學位 (Distinguished in Performance),爾後取得表演藝術鋼琴演奏博士學位。
林聖縈曾多次於波士頓歷史悠久的Jordan Hall演出,並經常受邀於波士頓德國文化中心及法國文化中心舉行獨奏會。亦曾受邀參加萊比錫音樂節並在布商大廈音樂廳演奏廳演出,當地報紙Leipziger Volkszeitung評論「林小姐的演出靈巧而優雅。」
在美期間,曾參與傅聰、Hwa-Kiang Byun、Kenneth Cooper教授的大師班接受指導。室內樂老師則包括了Borromeo String Quartet的成員及匈牙利中提琴名家Eugene Lehner教授。
回國之後,除了經常於國家音樂廳及國家演奏廳舉行個人獨奏會及室內樂之外,也時常熱心參加公益演出,同時積極參與社區和校園音樂會。曾與奇響室內樂團錄製CD「心靈深呼吸I」及「心靈深呼吸II」。
演奏之外,林博士也參與音樂:認識與欣賞的翻譯 (Music: An Appreciation),並於2025年翻譯《小手鋼琴家的應對策略》;亦經常受邀於社團及社區講演音樂欣賞課題,並於大專院校開設藝術概論及音樂欣賞等課程,致力於音樂藝術文化的推廣。
林博士目前任教於馬偕醫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