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週二 19:00-20:50 下班充電站
為什麼西方繪畫突然從平平扁扁的金色聖像,變得有陰影、有肌肉、有眼神?文藝復興不只是一段藝術史,它是一場讓人類重新學會「觀看」的思想革命——藝術家們開始解剖人體、畫透視、講故事,也偷偷在宗教畫裡塞進自己和朋友的肖像。這堂課不講艱澀的年代與畫派,而是帶你用輕鬆的視角,看懂文藝復興作品裡的祕密符碼、構圖巧思與時代精神,練習用自己的眼睛,發現作品裡的光影、張力與人性的萌芽。從達文西的神祕微笑,到米開朗基羅的壯麗肌理,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充滿驚嘆號的美感旅程!
12/2 「佛羅倫斯榮光」─義大利文藝復興「重生,人文主義」
胡鐘尹 藝術評論者
來到了中世紀晚期後,文藝為何要需要「復興」?復興什麼?何謂古典的精神典範?整個希臘羅馬文化對「人」與「自然」的重視。義大利的城邦政治格局與商業、資本主義的初始雛形,使佛羅倫斯搖身變成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並躍身為人文主義、新事物與藝術文化變革的沃土。驚嘆阿拉伯學者保存並傳譯的古典希臘典籍,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及希臘哲學的精神遺產,再此時重現歐洲。以及教廷與梅迪奇家族等贊助者的支持,推動學者、藝師與夢想家的創造。另一方面,揮別了黑死病(the Black Death)的陰影,轉而對人之存在的深切反思,但丁(Dante Alighieri)與喬托(Giotto)的勇氣,以及拉斐爾(Raphael)、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帶來的輝煌。這是「人」重新被發現的時代,也是古典重生/世界重生的時代。
12/9 「尼德蘭傳奇」─北方文藝復興「世俗真理、架上繪畫與油畫技法的臻化」
胡鐘尹 藝術評論者
尼德蘭(Netherland)原意指位於歐洲北部的一塊「低地」,相當於現今現代國家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法國東北部一帶。北方歐洲大陸仍不平靜,尼德蘭起義(Eighty Years' War / Nederlandse Opstand),以及幾波的宗教改革運動:馬丁路德的路德宗(Lutheranism)、喀爾文教派(Calvinism),讓舊教(Catholicism)與新教(Protestantism)形成新的意識形態對抗,北方文藝復興所處的背景與時代氛圍,展現出與南方義大利截然不同的面貌。這裡的藝術家關注的不僅是藝術創造的力量,而是依照聖經敘事的融入日常現實的啟示,傳奇的揚.凡.艾克(Jan Van Eyck)、杜勒(Albrecht Dürer)對現實的細緻體察與自然細節的捕捉;小霍爾班(Hans Holbein the Younger)的肖像與象徵敘事,以及波希(Hieronymus Bosch)的天堂、樂園、地獄,這些北方巨匠,透過對世俗真理的探究,以及思考蘊含在現實中的超凡、超越性,表達對於神聖光輝的懷想,由此展露藝術風采。
12/16 「白金威尼斯」─威尼斯畫派:「色彩與情感」
胡鐘尹 藝術評論者
威尼斯「水上之都」,四面環海形成一種特殊的城市景茂與網絡,水路貿易發達,讓威尼斯搖身變成歐洲與東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東西文化在此交融,威尼斯的藝術魅力,不同於佛羅倫斯的理性科學特色、尼德蘭的靜謐與世俗真理取向,轉向強調情感與色彩在藝術上的表現,水波粼粼與映射於威尼斯城建築物之上的光彩,水岸環境與氣息,映射著光影與色彩的絢麗,將其轉化為藝術感受與語言的豐富,同時也是對自由心靈解放的渴望。 梅西拿(Messina)引進的北方油畫技法系統,喬爾喬內(Giorgione)、提香(Titian)深化多層次畫法在色彩運用與光學原理上的純熟技術,維洛內塞(Veronese)的宴會圖與構圖佈局、丁托列托(Tintoretto)的律動與豐沛活力,威尼斯畫派更注重氛圍、色彩的層次及光線的流動性,營造出充滿感性的張力。
12/30 「西班牙的冥想」─西班牙的古典藝術「靜穆靈光與修士的冥想」
胡鐘尹 藝術評論者
西班牙文藝復興至巴洛克藝術的發展,受義大利與尼德蘭影響,但在深厚的舊教(天主教)精神與修士文化中發展出獨特風格。例如托雷多與塞維亞等地的藝術,帶有濃厚的宗教冥思與神秘感,強調光影的象徵性,以及靈魂的超越性。
本系列講座不接受當天報名
注意事項:
報名資格不得轉讓或代替出席課程。
本會保有各課程、講座場次、主講人變更或取消之權利;課程若有變更或取消,會提前告知上課學員。
若遇天災如颱風、地震等,停課標準依照臺北市政府人事處發佈為準,本會不另行通知。
尊重師生上課權益,講座開始超過半小時,禁止入場,以免打擾講座進行,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如需請假請於講座開始前完成請假手續。如未出席且未請假,視為曠課。
60天內曠課累計2次且曠課率達50%者,自觸發後次日起,停止報名與出席權利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