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淡水生活節:淡味拾棲蒔
淡江大學USR「淡水好生活:大學城賦創設計行動計畫」從2018年起深耕地方,以「永續生活圈營造」關注都市社區、歷史街區與農村議題,聚焦高齡者、孩童、新住民與就業者的生活處境,累積在地合作經驗。2020年延伸為「學習型城鄉建構計畫」,以「地方編輯」與「地方設計」為核心,透過課程與行動讓居民參與生活場域的改造,實踐地方創生。疫情期間舉辦「世界遺產潛力點田野學校」與「在淡水,住下來」論壇,探討居住經驗與生活樣貌。2022年進一步參與「新北市學習型城市計畫」,協助商圈行銷與伴手禮設計。面對淡水人口成長與都市化挑戰,團隊倡議以「食衣住行城市」為整體願景,凝聚居民智慧共構宜居城鎮。2023起以「淡水生活節」為平台,透過1+1選物體驗、文化參訪、職人工作坊、議題講座、藝術展演與市集六大策略,讓居民與新住民重新認識並享受這座城市的豐富日常,開展「住下來」的生活想像。

▰▰▰▰▰▰▰▰▰▰▰▰▰▰▰▰▰▰▰▰▰▰▰▰▰▰▰▰▰▰▰▰▰▰▰▰▰▰▰▰▰
👣空間行旅:淡水藝術自然體驗走讀|吳黛艷×心理衛生中心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2025.11.22(六) 9:30-12:30
集合地點|五里市民活動中心後側金色水岸舞台(淡水區中正路65號後側)
活動費用|免費
活動類型|文化參訪
主辦單位|淡水好生活:大學城賦創設計行動
洽詢專線| 02-2621-5656 #3342 曾小姐
電子信箱|tamsui.good.days@gmail.com
其他建議|體驗過程中,會步行2-3小時,腳上需要一雙好走的鞋,並減輕包包重量。
꒰活動說明꒱
在繁忙的日常中,有多久沒有給自己一個深度放鬆的機會了呢?
沿著河岸漫步,感受淡水裡夾雜著海味的微風;循著階梯拾級而上,俯瞰藝術家筆下的淡水風情。探索散佈在各處的自然景觀與建築空間,徜徉在東西方文化與美學交織的氛圍中,體驗空間與人之間的連結,感受熱鬧與靜謐的共存。
在這趟走讀中,你會認識如何打開五感,覺察環境的耳語與步伐的節奏,感知身邊景色、聲音、溫度與光線的細微變化,重新連結內心的寧靜。你會練習把這份身體的感受力,轉化成淡水的舒壓圖像,帶回一個手繪淡水的療癒風鈴。
最後,你會受到淡水心理衛生中心的專業職能治療師引導,學習如何釋放壓力、舒緩心靈,讓身心回歸輕盈與自在。

꒰活動流程꒱
金色水岸開始→福佑宮廟前美食廣場→渡船頭燈桿→渡船碼頭→馬偕上岸處→陳澄波戶外美術館→
淡水禮拜堂→滬尾偕醫館→馬偕三角公園→木下靜涯舊居→淡水紅樓→爬上坡→野學坊→
重建街階梯→無所事事就淡水


꒰注意事項꒱
1、請隨身攜帶水。
2、體驗過程中,會步行2-3小時,腳上需要一雙好走的鞋,並減輕包包重量。
3、有上坡路段與階梯行程,參與者請考量自身能力。
4、淡水天氣陰晴不定,請攜帶簡便雨具、雨衣。
5、活動請提前10分鐘報到。
6、活動提供專業導覽耳機組,如有毀損或遺失,須賠付每組導覽機新臺幣2000元,耳機每副200元。
7、活動將以Email寄送行前通知。
8、未滿12歲兒童請由家長陪同參與(家長及兒童皆須購票)。
9、本系列活動皆投保公共意外險。
10、如遇颱風或大雨則活動取消。
11、報名本活動會在不影響活動前題拍攝花絮,作為活動紀錄與形象宣傳使用,報名成功等同同意肖像權之使用,若有特殊需求請提前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