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活動音樂藝文

《林布蘭未完成》REMemBeRANDT 新媒體音樂會

976
7
2025.11.15 (Sat) 10:00 - 17:00 (GMT+8)加入行事曆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舞蹈排練室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林布蘭未完成》REMemBeRANDT 為時間藝術工作室跨域製作「未來考古-無人歌劇」計畫的首部曲,以荷蘭統治臺灣時期的重要史料《熱蘭遮城日誌》為參考資料,透過演算生成,臨摹、重訪、再創造歷史場景與敘事。時間藝術工作室與明日和合製作所導演黃鼎云、藝術家田禮文、作曲家許德彰,將以音樂演奏、裝置、影像、電聲的新媒體音樂會呈現這段關於臺灣的故事。
《林布蘭未完成》REMemBeRANDT 為時間藝術工作室跨域製作「未來考古-無人歌劇」計畫的首部曲,以荷蘭統治臺灣時期的重要史料《熱蘭遮城日誌》為參考資料,透過演算生成,臨摹、重訪、再創造歷史場景與敘事。時間藝術工作室與明日和合製作所導演黃鼎云、藝術家田禮文、作曲家許德彰,將以音樂演奏、裝置、影像、電聲的新媒體音樂會呈現這段關於臺灣的故事。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活動簡介

聲音藝術家與 AI 正在生成一部虛構的航海史。
風被採樣、浪被壓縮、指令被翻譯成圖像。
在未來考古的裂縫裡,
聽見資料庫的呼吸。
合成與想像的頻譜之間,
傳來一段幻想歷史的固執喘息。
那不是回憶,而是重製。
歷史太乾淨,就讓它起雜訊。
每一次修復,是不是都抹去了誰的顏色?
若林布蘭抵達遠東,
他看見的不是風景,
而是我們,那群被畫在陰影裡的人。

計劃緣起

本計畫《林布蘭未完成》REMemBeRANDT 為時間藝術工作室跨域製作「未來考古-無人歌劇」計畫的第一部呈現。「未來考古-無人歌劇」是以荷蘭統治臺灣時期的重要史料《熱蘭遮城日誌》為參考資料,透過演算生成,臨摹、重訪、再創造歷史場景與敘事,製作貫穿過去與未來的無人歌劇/音樂劇場。《林布蘭未完成》REMemBeRANDT作為此大型跨域計畫的首部曲,將以新媒體音樂會的方式,呈現作曲家許德彰譜寫的全新作品。

《林布蘭未完成》REMemBeRANDT 的音樂

作曲家許德彰的作品,善於運用各種科技,將生活與音樂結合在一起。以藝術與⼈⽂科學為切入點,利⽤聲學技術發現有關⾳樂、聲⾳和儀式等⽂化信息,為作品實現結合古今的聲景。安平古堡、⾺尼拉聖奧古斯丁教堂、古蹟現場的鐵器、鐵渣、陶器⽂物產⽣的聲響與現場演奏的長笛、單簧管、笙、箏、打擊樂、電聲、聲音裝置,我們將“活化”歷史中的聲⾳,使其重新回到我們的⽣活當中。

文本 -《林布蘭未完成》REMemBeRANDT(摘錄自黃鼎云劇本創作作品)

視⾓⼀

1661年鄭成功率領軍隊登陸⼤員(今台南安平)並於4⽉30⽇佔領⾚崁,當時荷屬東印度公司(VOC)已佔領⼤員約40年,並成功使⼤員成為東印度公司於東亞要的貿易據點。當時也正直荷蘭黃⾦繪畫時期,其中的代表⼈物便是林布蘭。後⾒之明,當時的林布蘭已經步入晚年(卒於 1668年)相比於青壯時期的輝煌,⼈們考據晚年的林布蘭⽣活窮愁潦倒。原本新興商⼈、資產階級風尚肖像畫是當時紅頂畫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林布蘭卻案稀少、常常只能畫⾃⼰。鄭軍登陸之時的1661年,他的⾃畫像更表現出前所未⾒的空洞眼神、枯槁⾯容,看來相當灰暗、絕望的⾝影。

林布蘭終其⼀⽣並未造訪遠東,甚⾄與航海有關的作品都僅有⼀幅根據聖經⽽來的《加利利海的風暴》。我們假想若當時的他有機會隨著東印度公司造訪遠東,對他的繪畫創作可能產⽣什麼影響?若他有機會勾勒當時的⼤員,林布蘭的筆下究竟會塗抹出什麼樣的風景?⽽鄭軍登陸⼤員對他⽽⾔是什麼樣的感覺?從《熱蘭遮城⽇誌》為開端,以歷史資料內容餵養AI⽣成具有林布蘭風格的繪畫作品,透過林布蘭與 AI協作,推測出當時的虛構歷史圖像,⽽這些圖像⼜是嶄新虛構的過去。

另⼀視⾓

我們假想林布蘭搭上了⼀艘來到遠東的商船,他筆下的⼈物再也不是單純荷蘭商⼈炫富、標⽰⾝份的肖像,⽽是⾒證著航海時代與遠東的興起與衰落。在近年相關研究中,對於圖像分析裡總會強調在不同的繪圖⽅法中,「他者」如何成為被想像出來,我們將此視為對於那個航海時代在台灣與周邊海域活動的⼈們的歷史演算實驗,勾勒⼀段另類的圖像歷史敘事。此外,當時的⼤員,語⾔的多樣也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縱使⻄拉雅語在19世紀已經消失,我們猜想是否有機會透過⼀種混語書寫的可能去新思考當時⼈們的語⾔處境與聲⾳風景。每個⼈會說兩到三種語⾔是相當⾃然的事,也伴隨著「混⾎兒」的誕⽣,無論是原住⺠族⻄拉雅與唐⼈(漢⼈)、⽇⼈、印尼⼈、荷蘭⼈、⻄班牙⼈等,都因為貿易關係、經濟佔領與殖⺠⽽豐富⽽多樣。我們試圖透過提⽰詞與關鍵字試圖建當時⼈們可能的樣貌,有別於歷史上對於單⼀族群的狹隘思考。

當藝術史的資料仍在訓練、餵養著,
那道所謂的「光」,預設值依然偏白。
聲響藝術家以採集與合成,
對東方的凝視進行壓力測試。
把「天才」拆包成可寫入的資料庫。
搜尋:林布蘭。
開啟檔案夾。
執行結果:未完成。

製作團隊

策劃:吳正宇
作曲與電聲設計:許德彰
概念文本與劇場構作:黃鼎云
合作藝術家:田禮文
電聲執行:王亭云
場務與舞臺監督:黃雨農
演奏家(長笛):吳正宇
演奏家(單簧管):王冠傑
演奏家(箏):王識寬
演奏家(笙):張婉俞
演奏家(擊樂):區若思

指導單位: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時間藝術工作室
合作單位:明日和合製作所

avatar

時間藝術工作室

verified

《林布蘭未完成》REMemBeRANDT 新媒體音樂會

2025.11.15 (Sat) 10:00 - 17:00 (GMT+8)

活動嘉賓

田禮文
田禮文
許德彰
許德彰
黃鼎云
黃鼎云
活動地圖

台灣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B04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