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活動學習藝文

解讀花紋海豚的身體日記:關於傷痕、理解與共生●《黑潮尋鯨》新書分享會

262
10
2025.11.23 (Sun) 14:00 - 15:30 (GMT+8)加入行事曆
遠流粉絲團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臺灣首部結合花紋海豚與動物福利議題的科普書,從封面開始即以插畫呈現故事感,開場以15個QA搭配跨頁鯨豚影像,快速掌握主角與議題;內文四大篇章透過情境插圖、主文故事、圖表漫畫、議題解析,深入花紋海豚的世界,並逐步探討動物福利科學的科普知識及國內外發展趨勢,期待與鯨豚一起從陸地上的「樂園」游向共生的海洋「家園」。
臺灣首部結合花紋海豚與動物福利議題的科普書,從封面開始即以插畫呈現故事感,開場以15個QA搭配跨頁鯨豚影像,快速掌握主角與議題;內文四大篇章透過情境插圖、主文故事、圖表漫畫、議題解析,深入花紋海豚的世界,並逐步探討動物福利科學的科普知識及國內外發展趨勢,期待與鯨豚一起從陸地上的「樂園」游向共生的海洋「家園」。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活動簡介

解讀花紋海豚的身體日記:關於傷痕、理解與共生

《黑潮尋鯨:用身體寫日記的花紋海豚》新書分享會

 

11/23(日) 14:00-15:30(13:30 開放入場) 

誠品書店新店 4F光合廣場|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三段70號

 

主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主持|林東良

講師|張卉君、余欣怡、蔡南益、林慧貞

 

在花蓮的海上,花紋海豚以身體寫下日記。每一道傷痕,都是牠與海洋、與人類共享的時代印記。讓我們從花紋海豚的傷疤出發——從可見的痕跡到無形的創痛,從科學調查到倫理思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作者群,將帶領讀者一起翻閱這些刻在花紋海豚身上的日記,談傷痕、談理解,也談人與鯨豚如何在同一片海裡學會共生。這是一場閱讀、也是一次傾聽——讓我們理解花紋海豚的故事,也反思我們與鯨豚與海洋的關係。

 

參加方式|線上報名,免費入場,座位有限,額滿為止。

備註說明|如活動因氣候或其他因素暫停或變動,請依現場公告為準。

 

𓂃𓂃𓂃𓂂𓂃𓂃𓂃𓂂𓂃𓂃𓂃𓂃𓂂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𓂂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1998年於花蓮成立,是臺灣第一個以「鯨豚與海洋」為內涵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簡稱「黑潮」。多年來以「關懷臺灣海洋環境、生態與文化」為核心理念,如同一股陸地上的黑潮洋流溫暖而堅定,期許每個臺灣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洋。

「潮是科學,黑是詩。」作家吳明益如此形容黑潮,說明黑潮既富有科學精神,又蘊含人文關懷的特質。黑潮以科學為基礎,長期進行野外鯨豚生態調查,亦引進海洋廢棄物監測方法,盼達到源頭管理,積極促成臺灣對成立「海洋保護區」的關注;並透過出版繪本、書籍、紀錄片,舉辦講座展覽、前往校園及體驗行旅等活動,分享海洋保育理念,讓海島子民們親近、認識,進而守護美麗海洋。

 

𓂃𓂃𓂃𓂂𓂃𓂃𓂃𓂂𓂃𓂃𓂃𓂃𓂂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𓂂

 

▉書籍簡介▉


從花紋海豚的傷疤出發,在同一片海學會共生

★15個QA認識花紋海豚

★7張漫畫看懂花紋海豚的處境

★4個篇章用故事帶入動物福利

★臺灣鯨豚場館實察

★蒐集花紋海豚傷疤圖鑑

 

「花紋海豚會用身體寫日記。」黑潮夥伴多年在太平洋上做觀察紀錄,以傷疤特徵辨識及命名「來」、「甲骨文」、「拉鍊」等花紋海豚老朋友,期待有機會能與牠們再相遇。另一側,與大海遙遙相望的海洋公園裡也有一隻花紋海豚「大花」,很多人看過牠表演,但不知道牠是誰?從哪裡來?是否快樂?

「黑潮尋鯨」系列第二部曲,以花蓮港賞鯨目擊占比排名第二的花紋海豚為主角,不僅因為花紋海豚可能是很多人首次賞鯨觀察到的種類,更因牠們用身體寫日記,將生命經歷的傷痕與成就都以花紋圖騰累積在身上,逐漸豐富花白的圖騰是個體的生命紀錄,也讓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花紋海豚與鯨豚、與環境、與威脅的關係。

這是臺灣首部結合花紋海豚與動物福利議題的科普書,從封面開始即以插畫呈現故事感,開場以15個QA搭配跨頁鯨豚影像,快速掌握主角與議題;內文四大篇章透過情境插圖、主文故事、圖表漫畫、議題解析,深入花紋海豚的世界,並逐步探討動物福利科學的科普知識及國內外發展趨勢,期待與鯨豚一起從陸地上的「樂園」游向共生的海洋「家園」。

 

▉專文好評▉

 

吳明益(作家)

《黑潮尋鯨:用身體寫日記的花紋海豚》當然不是一本「抒情散文」……。從「放手」也是一種動物福利的反省,到更深層的捕捉、擱淺、圈養、野放⋯⋯這些都從一個簡單的問句,引向無法跳過的難題。這本書展示給初接觸者和想進階認識鯨豚議題的讀者,一場由易至難、忽易忽難的跋涉。就像每次出海從期待興奮,到複沓的日常,可能出現的意外驚喜,以及隨之而來的問題糾纏與思考反應。答案永遠在更遠的地方。

 

陸曉筠(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

人與鯨豚的關係不應是單向主宰,而是一場需要謙卑與尊重的對話。願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理解尊重生命權的意義,並一同努力,讓我們的下一代仍能在蔚藍大海中,看見花紋海豚優游的身影。

   

范欽慧(自然作家)

望著遠方躍然而出的領路者,在濺起的水花中,終於明白人類永遠都是被照顧的一方,或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起去創造更遼闊的夢境,一起潛航出更共生美麗的未來。

avatar

遠流出版

verified

解讀花紋海豚的身體日記:關於傷痕、理解與共生●《黑潮尋鯨》新書分享會

2025.11.23 (Sun) 14:00 - 15:30 (GMT+8)

活動地圖

台灣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三段70號(新店裕隆城)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