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寶鴻老師 -【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 2026年 一月份 · 台北場(共兩天)
👀 你是否正遭遇這些困擾??
- 看到孩子哭鬧,就容易情緒爆炸?
- 在教養孩子時,不自覺複製了父母的方式?
- 想要靠近父母,卻總是無法靠近?
- 在親密關係、與伴侶的互動裡,好像複製了父母的模式?
- 在人際關係中,一再重演同樣的劇本?
- 或是,看著孩子逐漸重演自己或伴侶的成長故事?
其實,這些都不是偶然,
而是因為我們深受原生家庭與成長環境的影響。
這些從小養成的慣性與信念,至今仍影響著我們。
.................
【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是一趟引領你回到內心的旅程。
羅寶鴻老師將透過:
薩提爾冰山模式 (Satir Iceberg Model)
家族排列的洞見 (Family Constellation)
陪伴你檢視生命事件對你的影響,
幫助你覺察並鬆動內心的枷鎖,
重新找回愛與力量,
活出更自由、更溫暖的自己。
..................
🌟 學員回饋分享
以下是真實發生在學員生命中的轉化:
👉 學員A|從壓抑完美 → 接納自己與孩子
以前的我,不太能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為了當個完美的好媽媽,我會壓抑自己的生氣和煩躁,因為害怕衝突,進而用超理智和討好的方式,來面對女兒,如同之前我和媽媽的相處方式。也因此發現高敏感的女兒自我要求甚高,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無論我如何告訴她已經夠好了,都沒有用。
直到在工作坊,我重新感受到母親對我的愛,讓我鬆綁了一些執念,開始慢慢學著接納自己的各種面向,尤其是不完美的部分。
在學習接納自己的同時,我也開始接了納孩子,打從心裡體驗到了無條件的愛(以前是腦袋知道,內心卡關)。當我完美的人設逐漸剝落時,女兒也因此不再常常生氣自己,我們的相處也越來越舒心了。
👉 學員B|從抗拒母親 → 重建歸屬感與價值
小時候父母給予我許多的創傷的教養方式,雖然知道不好,卻還是會不小心複製到孩子身上,唯有我們開始覺察,才有機會調整對待自己與他人的方式,關係才有機會改變,成為更貼近愛的模樣。
在遇到羅老師前,只要提及自母親我都是充滿不諒解與排斥,甚至懷疑自己,但自從參加原生家庭工作坊後、從冰山中認識自己後,也藉由冰山的轉化重新建立自己被遺忘的價值感與歸屬感。跟媽媽的關係,也比以前好多了。
老師說過,「只要方向對方法對,一直走,一定會到」,謝謝老師教我對的方法也指引我正確方向,讓我在成為媽媽後少走了很多的歪路。
👉 學員C|從無法連結 → 體驗父愛的溫暖
我是一位老師,也同時是一位父親。在參加工作坊前,我是無法與父親連結的,但因為我同時是一位父親,這讓我很困惑,我該如何成為一位好爸爸。
於是,我參加了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在與羅老師工作時,才感受到父親一直以來所對我的愛。以前,他只能用他會的方式來表達,只是我感受不到而已。在與老師工作的當下,我感受到深深的溫暖。
在這之後面對父親,我也更能夠理解他話語背後想表達的關愛,同時我也更能夠展現我對女兒的關愛,謝謝老師讓我體驗到,愛的流動其實是如此的容易。
👉 學員D|從追求外在肯定 → 重拾內心的愛與能量
身為所謂的「人生勝利組」,總覺得一直在找尋生命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我需要讓自己一直忙碌著,完成一件件的待辦事項,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需要外在的肯定和讚賞,來證明自己是個很棒的人。有時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會感到莫名的孤單和失落。
參加工作坊,讓我體驗到我內心本有的愛與生命能量,貼近了自己,也連結了孩子和伴侶,逐漸拾回遺失已久的歸屬感與價值感。
👉 學員E|從疑惑與不諒解 → 理解父母並改變自己
以前只覺得「我不要跟我爸媽一樣」,但在多少次挫敗的「跟我爸媽一樣」的教養模式後才發現,原來我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我帶著很多的疑惑及不諒解生活著,直到參加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從體驗中感受到上一輩的無奈,從感受中看見爸媽已經用當時能給我們的愛在照顧我們,我從原生家庭看見自己的角色,以及我能做的事,與家人關係從自己開始,真的改變了不少。
然後猛然回首過去的教養問題,原來都不是我孩子的問題,是我內在的問題。感謝工作坊讓我的看見、醒悟,這是帶著走的一輩子的資源,謝謝老師!
🎁 【給你的邀請】
這不只是兩天的學習,
而是一份能帶著走一輩子的禮物。
✨ 你願意在關係裡找到更多的美好嗎?
✨ 你願意幫自己找回遺忘已久的愛嗎?
這是送給自己、也是送給家人的最美好禮物。
讓我們一起來,走一趟找回愛與美好的旅程。
—— 羅寶鴻老師
📖 建議參加前閱讀:《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 日期:2026年1月24日 - 1月25日(共兩天)
🕘 時間:09:00 – 17:00
📍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一段126號5樓(親子天下Club)
⚠️ 名額有限,立即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