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週六 10:00-12:00 以親職教養為主題的講座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沉默與衝突常讓父母感到焦慮與無力。
沉默是青少年正在探索自我、學習表達的重要過程。
衝突並不可怕,怕的是彼此不再靠近。
本系列親職講座將帶領各位家長,
學習與親子互動的方式,修復彼此關係,讓家庭更溫暖。
歡迎您的參與。
11/1 AI一下青少年—解析你家小大人怎麼了?
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
適合對象:國中至高中生的家長
1、認識青少年特有的身心發展與狀態變化
2、找到家長可以應對的模式與親子溝通方法
本講座採『經驗性工作坊』形式,將採取分組討論,透過成員生命故事的互相交流與分享、支持與陪伴,講師帶領討論、示範及演練實際操作策略
11/8 青春期的對話藝術:理解、傾聽與信任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
適合對象:國中至高中生的家長
一、理解青春期
1.為什麼青少年常常情緒「忽冷忽熱」?
2.自主與依賴:孩子想長大卻又需要父母
3.父母最常說的三句話,為什麼孩子只聽一半
二、傾聽與對話的藝術
1.「你都不懂我」:青少年最常丟出的抱怨
2.傾聽不是沉默:怎麼回應才讓孩子願意講下去
3.父母最在意的話題,為什麼孩子不買單
三、建立親子互動之間的信任
1.規矩不是控制:如何設定底線又不壓迫
2.吵架後怎麼辦?重建關係的三個步驟
3.給孩子嘗試的空間,也給他隨時回頭的安全感
11/15 聽懂沉默,說出關心—親子溝通技巧
黃啟豪 諮商心理師
適合對象:國中至高中生的家長
青少年的沉默,不是冷漠,而是他們正在學習如何表達自己。讓我們一起走進孩子的內心,練習聽懂沉默背後的訊息,學會用真誠的關心回應,不再因沉默而焦慮,也不忽略孩子潛藏的情緒需求,讓親子之間建立安全又有溫度的對話。
11/22 解除青春風暴—青少年親子衝突應對與化解
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
適合對象:國中至高中生的家長
1、辨識青少年衝突情境與需求
2、實際演練親子應對與化解技巧
本講座採『經驗性工作坊』形式,將採取分組討論,透過成員生命故事的互相交流與分享、支持與陪伴,講師帶領討論、示範及演練實際操作策略
11/29 「吵完之後,怎麼靠近?」衝突與修復的藝術
王貞人 諮商心理師
適合對象:國中至高中生的家長
衝突是關係的一部分,也代表彼此在乎。衝突不可怕,怕的是我們不願靠近。當你願意修復,孩子就能學會信任與連結。這場講座將陪伴家長探索衝突背後的意義,學習在爭執中找到理解與連結的契機,並掌握有效的方法修復親子關係,讓家真正成為彼此安心依靠、共同成長的基地。
本系列講座不接受當天報名
更多課程:
https://www.chun-ching.org.tw/lesson/family_lesson
注意事項:
報名資格不得轉讓或代替出席課程。
本會保有各課程、講座場次、主講人變更或取消之權利;課程若有變更或取消,會提前告知上課學員。
若遇天災如颱風、地震等,停課標準依照臺北市政府人事處發佈為準,本會不另行通知。
尊重師生上課權益,講座開始超過半小時,禁止入場,以免打擾講座進行,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如需請假請於講座開始前完成請假手續。如未出席且未請假,視為曠課。
60天內曠課累計2次且曠課率達50%者,自觸發後次日起,停止報名與出席權利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