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活動學習藝文

藝術社會學線上學程|洪儀真【經典選讀:基本原理+作品社會學+藝術家社會學】全29講 (可單系列選修)

273
7
2025.09.10 (Wed) 00:00 - 12.31 (Wed) 00:00 (GMT+8)加入行事曆

此活動為線上活動,購票後可於票券頁進入直播連結

課程為預錄課程,將依購買系列課程提供課程上課連結與兌換代碼

線上活動

此為線上活動,不受地點限制,輕鬆享受活動樂趣!

課程為預錄課程,將依購買系列課程提供課程上課連結與兌換代碼

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關連為何? 社會學如何研究藝術?這系列課程的規劃,將從基本原理入門,進階至作品社會學的討論,瞭解社會學如何建構其藝術研究的觀點與理論,探討藝術社會學的跨領域特性,並從豐富的主題切入。選讀的文本具有導論性質,研究進路與旨趣則多樣化。課程亦將觸及生活中藝術的能動性,以及對傳統藝術史的性別批判,以多元的觀點建立大家對藝術社會學的認識,從而瞭解藝術社會學所關懷的藝術面向,並且儀真老師透過其對藝術史及藝術作品的涵養,也將更深度帶大家認識這門嚴謹的社會科學是如何碰觸作品問題。
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關連為何? 社會學如何研究藝術?這系列課程的規劃,將從基本原理入門,進階至作品社會學的討論,瞭解社會學如何建構其藝術研究的觀點與理論,探討藝術社會學的跨領域特性,並從豐富的主題切入。選讀的文本具有導論性質,研究進路與旨趣則多樣化。課程亦將觸及生活中藝術的能動性,以及對傳統藝術史的性別批判,以多元的觀點建立大家對藝術社會學的認識,從而瞭解藝術社會學所關懷的藝術面向,並且儀真老師透過其對藝術史及藝術作品的涵養,也將更深度帶大家認識這門嚴謹的社會科學是如何碰觸作品問題。

線上活動

此為線上活動,不受地點限制,輕鬆享受活動樂趣!

課程為預錄課程,將依購買系列課程提供課程上課連結與兌換代碼

活動簡介

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關連為何? 社會學如何研究藝術?這系列學程的規劃,將從基本原理入門,進階至作品社會學以及藝術家社會學的討論,瞭解社會學如何建構其藝術研究的觀點與理論,探討藝術社會學的跨領域特性,並從豐富的主題切入。選讀的文本具有導論性質,研究進路與旨趣則多樣化。課程亦將觸及生活中藝術的能動性,以及對傳統藝術史的性別批判,以多元的觀點建立大家對藝術社會學的認識,從而瞭解藝術社會學所關懷的藝術面向,並且儀真老師透過其對藝術史及藝術作品的涵養,也將更深度帶大家認識這門嚴謹的社會科學是如何碰觸作品問題。

透過社會學的角度,藝術作品不僅被視為獨立的美學體驗,更被理解為社會產物,反映和影響著社會的價值觀、文化形態和結構,透過這個系列課程,也將讓大家在藝術觀看時可以讀取出更多有趣的面向,並建立屬於個人的思考觀點與興趣。

 

為什麼要學藝術社會學?

藝術不只是美感經驗,更是一種社會產物:它反映時代精神、權力結構、價值觀與文化形態,同時也能改變我們的感知方式與日常生活。

透過社會學的視角,藝術作品不再只是「孤立的美」,而是與社會互動的能動存在。它能揭示性別、階級、權力的隱秘結構,也能讓我們重新思考藝術在生活與社會中的角色。

這套課程將帶你從入門到進階,跨越經典與當代,建立起一個多元的「藝術社會學地圖」。

 

【講者 | 洪儀真】


法國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社會學博士,主修藝術社會學。現任政治大學、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臺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學會理事,曾任高中人社導論與經典閱讀計畫藝術學教授。專長為藝術社會學、法國社會理論、視覺文化研究、現代主義藝術等。翻譯著作計有《回憶咖啡館》 (Chantal Thomas)、《死去的男人》(D.H. 勞倫斯》等六本法語和英語原典,跨越文學、宗教、哲學與社會學等領域。

 

【課程介紹】

第一期:藝術社會學選讀:基本原理

1. David Inglis:藝術的社會學思考

2. Vera.L.Zolberg《建構藝術社會學》:什麼是藝術社會學?

3. Nathalie Heinich: 藝術社會學觀點的世代演變

4. Arnold Hauser《藝術社會學》的基本原理(1): 藝術的自發與習俗

5. Arnold Hauser《藝術社會學》的基本原理(2): 藝術和歷史真實性

6. Arnold Hauser:藝術與社會的互動(1):藝術作為社會的產物

7. Arnold Hauser:藝術與社會的互動(2):社會作為藝術的產物

8. Howard S. Becker:藝術作為一種集體社會活動

9. Tia DeNora:日常生活中的藝術

10. Linda Nochlin: 藝術史的女性主義批判

#藝術社會學專業學程

第二期:藝術社會學選讀:作品社會學

1. Vera.L.Zolberg《建構藝術社會學》:作品的社會歷程與價值流變

2. Nathalie Heinich《藝術社會學》:藝術的評價、詮釋與觀察

3. 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油畫與所有權的關連

4. Pierre Bourdieu《藝術的法則》:福樓拜的《情感教育》和法國社會

5. Michel Foucault《這不是一只煙斗》:馬格利特的作品圖文不符?

6. Michel Foucault《馬內的繪畫》:觀者的位置與畫作的物質性

7. Pierre-Michel Menger〈未完成的輪廓〉: 羅丹雕刻作品裡的不完整性

8. Theodor Adorno《美學理論》:藝術的雙重性—社會現實與自主性

 

#最完整的藝術社會學線上學習學程

第三期:藝術社會學選讀:作品社會學 (共11講,課程製作中)

1. Victoria D. Alexander:藝術家社會學導論

2. Norbert Elias: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秘

3. Tia DeNora:貝多芬與維也納的音樂政治

4. Pierre-Michel Menger: 天才的社會科學研究——貝多芬

5. Nathalie Heinich: 梵谷效應

6. Pierre Bourdieu:稟性美學作為研究進路——馬內研究

7. Linda Nochlin:印象派女畫家莫莉索——女性主義觀點

8.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現代生活的捕捉者——插畫家康斯唐坦·吉 (Constantin Guys)

9. John Berger:畢卡索的成敗

10. Robert Escarpit : 法國文學家的世代分析

#藝術社會學專修

【上課方式】

此課程以線上課程參與,非直播,採「預先於攝影棚錄影」。
學員報名成功後,我們將寄信給您(若未收到,可以檢視一下垃圾信件匣),邀請您加入課程學習社群,並寄送課程兌換代碼,兌換課程後方可收看。

【課程費用】

方案一:【全系列29講】 (基本原理+作品社會學+藝術家社會學) 原價11600,7折最優惠,優惠8,120元

方案二:【基本原理10講】+【作品社會學8講】75折,優惠5,400元

方案三:【作品社會學8講】+【藝術家社會學8講】75折,優惠5,700元

方案四:【基本原理10講】(單系列購買) 8折,優惠 3,200元 

方案五:【作品社會學8講】(單系列購買) 8折,優惠 2,560元 

方案六:【藝術家社會學11講】(單系列購買) 8折,優惠 3,520元 

 

💡 你將獲得什麼?

建立藝術與社會關聯的系統知識

學會如何透過社會學方法閱讀藝術作品

從性別、文化、權力等多重視角拓展你的藝術觀看

透過經典與當代案例與讀本,養成獨立的批判思考

 

【重要須知】

請注意正確填寫郵箱地址,並留意收件。
(有時系統自動將通知信件歸為垃圾郵件,若未收到通知煩請協助留意是否在垃圾郵件)

購課後會先由ACCUPASS寄送信件,另外會由書院另外於三日內發送課程兌換通知郵件,引導您如何進行課程觀看。
請以書院寄送信件內容之代碼為主,課程若三日內未收到郵件通知,請聯繫我們。

【聯繫我們】

趨勢匯流人文書院

Email::hyperconvergence2020@gmail.com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vingArtsSociety

 

 

avatar

趨勢匯流人文書院

verified

藝術社會學線上學程|洪儀真【經典選讀:基本原理+作品社會學+藝術家社會學】全29講 (可單系列選修)

2025.09.10 (Wed) 00:00 - 12.31 (Wed) 00:00 (GMT+8)

活動嘉賓

洪儀真
洪儀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