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活動音樂藝文

2025 C-LAB 聲響藝術節:兄弟-菲利普·馬努里的《海王星》和《木星》-紀念尼克·尼爾森音樂會

861
26
2025.11.22 (Sat) 15:00 - 20:00 (GMT+8)加入行事曆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此計畫的靈感來自 Pierre Boulez 於1971年著作《當代音樂論》中關於「平滑與條紋化」音樂時間的理念。他認為音樂時間可以透過三種不同方式來體驗:平滑、有脈動與條紋化。作為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Philippe Manoury 公開談論過他如何在作品中運用平滑、有脈動與條紋化時間,來創造音樂景觀。此次演出將呈現他兩部較大型且少有演出的電子聲響作品《木星》(Jupiter)與《海王星》(Neptune),讓觀眾得以聽見不同類別音樂聲音的同步關係。
此計畫的靈感來自 Pierre Boulez 於1971年著作《當代音樂論》中關於「平滑與條紋化」音樂時間的理念。他認為音樂時間可以透過三種不同方式來體驗:平滑、有脈動與條紋化。作為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Philippe Manoury 公開談論過他如何在作品中運用平滑、有脈動與條紋化時間,來創造音樂景觀。此次演出將呈現他兩部較大型且少有演出的電子聲響作品《木星》(Jupiter)與《海王星》(Neptune),讓觀眾得以聽見不同類別音樂聲音的同步關係。

線下活動

報名完成後出示 ACCUPASS App 中的票券即可快速入場。

實際入場相關規定以活動主辦方為主。

如何取票?
活動簡介

此計畫的靈感來自皮耶·布列茲(Pierre Boulez)於1971年著作《當代音樂論》(On Music Today)中關於「平滑與條紋化」音樂時間的理念。他認為音樂時間可以透過三種不同方式來體驗:平滑、有脈動與條紋化。儘管德勒茲(Deleuze)對平滑與條紋化的解讀較為艱深難懂,但布列茲最初提出的三類時間,結合當代音樂作品,仍能被聽覺感知與體驗。

作為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菲利普·馬努里公開談論過他如何在作品中運用平滑、有脈動與條紋化時間,來創造音樂景觀。此次演出將呈現他兩部較大型且少有演出的電子聲響作品《木星》(Jupiter)與《海王星》(Neptune),讓觀眾得以聽見不同類別音樂聲音的同步關係。作曲家兼聲音工程師尼古拉斯·尼爾森曾是少數幾位呈現過《海王星》的工程師之一,原本計畫前往臺灣協助製作並現場演出電子部分。尼爾森本人的作品,以及火焰嘴樂團的《扎伊雷卡》(Zaireeka)——一場針對4台CD播放器的沉浸式聆聽工作坊,原本計畫作為整晚的沉浸式聆聽體驗。

本計畫最初是一個包含三場音樂會的演出方案(共150分鐘),預定於2025年2月舉行,曲目包含菲利普·馬努里(Philippe Manoury)、火焰嘴樂團(The Flaming Lips)與尼古拉斯·尼爾森(Nicholas Nelson)的作品。然而,去年11月底,尼克·尼爾森因心臟病突發過世。經過多次調整與討論,其他演出者同意繼續推動該計畫,因為尼克生前希望「演出能夠繼續進行」。計畫因此縮小規模,以更適合公共場地與更廣泛觀眾群。並且出於對尼克家人的尊重,《扎伊雷卡》以及尼克為本計畫創作的最後一部作品也被剔除在外。

演出曲目

菲利普·馬努里《海王星》為擊樂與電聲而作【台灣首演】
Philippe Manoury: Neptune, for 3 percussionists and live electronics (Taiwan Premiere) 

菲利普·馬努里《木星》為長笛與電聲而作【台灣首演】
Philippe Manoury: Jupiter, solo flute and live electronics (Taiwan Premiere)  

演出人員

TimeArt Studio 演奏家&客席擊樂演奏家

 

avatar

時間藝術工作室

verified

2025 C-LAB 聲響藝術節:兄弟-菲利普·馬努里的《海王星》和《木星》-紀念尼克·尼爾森音樂會

2025.11.22 (Sat) 15:00 - 20:00 (GMT+8)

活動嘉賓

TimeArt Studio
TimeArt Studio
洪郁媜 Yu-Chen, Hung
洪郁媜 Yu-Chen, Hung
張愷芯 Kai-Shing, Chang
張愷芯 Kai-Shing, Chang
活動地圖

台灣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loading